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部署,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教师们担负起责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利用MOOC/SPOC等资源,以直播、录播等形式,辅以微信群、QQ群等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教学互动,积累了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
本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分享16期。课程由学院推荐,每学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二级学院督导和领导听课推荐2门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并在学院内进行汇报分享,学院优中选优推荐1门课程进行全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同进步。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七)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常微分方程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开课年级:2018级
面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二、在线方式
本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EV录屏+微信群开展线上教学。借助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视频,组织随堂练习、作业、单元测试、章总结、签到、小论文等。微信群中提醒发布的任务和提供答疑。

数学科学学院 李姝敏老师 在线上课
三、教学设计
常微分方程是古老的数学分支,以物理为背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建模、计算方法、孤立子、混沌等延伸课程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经济等领域,是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桥梁之一,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一)教学内容
层次化教学,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直观。即由低阶微分方程到高阶微分方程,再到微分方程组,难易层层递进;教学方法以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对比教学法结合数学建模的思想、常数变易的思想、变量替换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课程始终。基于学习通平台,教学方式采用课前预习+观看视频+随堂练习+作业+单元测试+章总结+小论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常微分方程基本理论与方法。
能力目标:基于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常微分方程(组),利用方程(组)的解来解释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社会和自然现象。
情感目标:课堂中点滴融入课程思政,如盐入味一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实施
基于案例法、任务驱动法,采用引模型、析模型、解问题、评思维、善运用的“五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先制作PPT课件,利用EV录屏录成视频,在学习通上发布视频,并设置任务点监测学生学习进度,同时配有随堂练习、讨论和作业。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及时给出反馈,实现师生线上及时互动。
课前预习 |
课中强化 |
课后巩固、延伸 |
学习通讨论区 |
观看视频 微信群练习 学习通随堂练习 |
学习通作业 |

|

 |
|
1、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微分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于是将身边的一些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如“他是嫌疑犯吗?”“探照灯镜面形状问题”“小树的成长过程”“十字路口黄信号灯的设置时间问题”“降落伞下降问题”“最速降线问题”“人造卫星发射速度问题”等,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建立微分方程,通过新知学习,求解该方程,并用微分方程的解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体会数学的奥秘,并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和解释更多生活问题。



2、强化学生互动、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给出回应
在课中和课后,发布随堂练习、作业及单元测试,及时评改和反馈,让学生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养成当日事当日做的习惯。打破传统线下教学中,作业反馈不及时的问题。根据作业的批改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想法、需求和困难。


3、融入课程思政、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刻苦的精神;通过实际案例点滴融入思政,如“他是嫌疑犯吗”,说明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凡事要有据;“最速降线问题”,说明生活中有很多路径可以走,但是路径长的用时未必长,要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时间!“十字路口黄信号灯的设置时间问题”,明确黄信号灯或绿灯倒计时设置的意义,时刻遵守交通规则等。
四、教学效果
将生活中常微分方程的典型应用融入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观看视频的进度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可看出,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学生有什么问题能及时与老师互动,解决问题!
来源:教务处 数学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