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部署,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教师们担负起责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利用MOOC/SPOC等资源,以直播、录播等形式,辅以微信群、QQ群等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教学互动,积累了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
本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分享16期。课程由学院推荐,每学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二级学院督导和领导听课推荐2门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并在学院内进行汇报分享,学院优中选优推荐1门课程进行全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同进步。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十二)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公共伦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开课年级:2019级
面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二、在线方式
本课程借助超星学习通+微信群线上平台,采用国家精品慕课+自录速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优选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主讲的国家级精品共享课《伦理学》,该课程内容严谨,课程资源丰富。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课程,发布课前预习任务,上传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课程教材、课程教案(讲义)、自录速课、教学课件、课程题库、教学案例库、经典讲座、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源。在讨论模块进行主题讨论和案例分析,实现即时互动。课后教师在微信群集中组织集体答疑和个别指导。
政治与法律学院 李娜老师 在线授课
三、教学设计
《公共伦理学》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宽厚扎实的公共伦理学知识平台为宗旨,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关于公共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中西伦理思想与伦理文化精神。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个体道德的完善,并对社会和谐与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突出学生自主为本,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和管理者,实施任务驱动,深入引导的教学模式。课程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严格按照线上教学计划的进度,结合课程资源和录制的速课,学生完成视频任务点、章节测试题和主题讨论的基础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效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实时在线总结和答疑。
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带着问题学习慕课内容,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反馈的问题录制速课,聚焦关键,答疑解惑。
课中:观看录播速课,辅导学习;提供案例素材,探讨分析;针对共性问题,辅导答疑;完成课堂检测,巩固总结。
课后:对于网络阻碍无法与课堂同步的学生及时辅导;作业批阅线上反馈,针对个别同学单独进行交流答疑;学生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拓展延伸,并随时与教师沟通交流。
课程安排
微信群交流答疑

学情统计(交流互动)
四、教学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以及相关教学监测数据分析,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课前自学任务的布置、课中疑难问题的解答和主题讨论,课后的跟踪测试和反馈,全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有效地保证了上课的效率。总体来看,教学效果良好,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
公共伦理学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结果
学生评价
针对老师提前布置的预习任务,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我能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能得到老师有价值的指导。系统学习了公共伦理学课程后,收获颇丰。我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分析评价道德现象、正确作出道德选择,提升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在面对一些道德境遇时能够更加理性,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崇善向上,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郭亚鑫(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很多经典案例,学习公共伦理学让我对道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让我知道伦理道德不止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让我们客观理性的去认识和解读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境遇,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做出合理的取舍。
——杨再庆(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学会了如何看书,如何分析案例,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学习了这门课,我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教会了我怎样明辨善恶荣辱、如何作出道德选择和提升道德水平,特别是良心与幸福的学习让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无私的疼爱,更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我将努力拼搏,用自己的成就化作良心,回报父母,奉献社会。
——李志伟(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来源:教务处 政治与法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