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部署,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教师们担负起责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利用MOOC/SPOC等资源,以直播、录播等形式,辅以微信群、QQ群等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教学互动,积累了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
本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分享16期。课程由学院推荐,每学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二级学院督导和领导听课推荐2门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并在学院内进行汇报分享,学院优中选优推荐1门课程进行全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同进步。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十一)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化学工艺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年级:2017级
面向专业:应用化学
二、在线方式
本课程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微信群开展教学。采用录屏的方式进行授课,在学习通平台对应章节中建立任务点,任务点包括课件和录屏视频。由于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具有多步流程多、工艺线路多、逻辑性强、设备之间相关性强等特点,讲解过程以课件中的动画效果为辅助,力求使每一步流程、每一线路工艺清晰明了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每节课后留有习题,利用微信群进行答疑和交流,督促学生进行线下同步复习。
化学学院 孙鹤老师 在线授课
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面向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是深入分析化学工艺流程的关键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门课程既综合了前置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对化工工艺过程涉及的理论进行延伸,又是化工生产实践方面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化工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化工工艺过程设计和开发的思维体系,为学生将来从事化工行业打下基础。
定制教学内容:在正式授课前,教师为了让“录屏授课”更具有节奏,有意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每个录屏视频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每个视频内容包括一个知识点,重点进行阐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保证线上教学时效性:每节课任务点开放时间设置为一周,目的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任务点关闭后,将课程中所有的资料,包括课件、习题答案、习题解析、录屏视频等均上传到学习通课程下的资料中,以供学生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为主线,介绍每个典型产品所涉及的化工过程,使学生掌握化工工艺过程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思维目标:通过对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局部分解与整体布局规划的讲授,为学生建立起分析与设计化学工艺流程的思维体系,使学生具有对化工生产工艺流程逻辑设计与开发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施:
针对每一节课程,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习题解析、学习目标、教学课件、录屏视频和课后作业,将其发布在超星学习通平台。
(1)公布上节课习题的答案,并将习题以录屏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2)发布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提高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
(3)教学课件——对照教材与录屏视频——进行自学。学生通过教学课件与教材的对照,划分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视频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4)录屏视频
讲授课程的主要方法,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授课节奏,每个视频的录制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强调课程的重点,详细讲述课程的难点,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复习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回放相应视频,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作业
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当学生有合理原因不能按时提交作业时,可以单独发给老师微信或学习通中,成绩做线下统计。
(6)课后复习与辅导
将课程的相关资料上传至学习通平台的“资料”中,以供学生随时下载和复习。通过微信班级群、微信好友、学习通等方式,随时与学生保持沟通,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
四、教学效果
近三个月来,通过对线上教学模式的不断摸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断沟通,克服了线上教学的一些不便,同时发扬了线上教学的优势。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听”的模式,让知识的传递方式更加多元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更灵活的方式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学生评价:
在当下这特殊时期,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所以老师讲课以电子课件为主,但老师所教的专业课程课件详细,讲授认真,资料丰富,言简易懂,讲课方式很有吸引力。
——石慧(2017级应用化学)
进入大三后,渐渐通过老师、书本、互联网了解到关于化学工艺学的知识,从老师灵活的讲解当中使我对本课程更加有兴趣,理解更加透彻,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本课程的知识储备也会越来越深。
——池智伟(2017级应用化学)
老师根据本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讲解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通俗易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例题使知识更具有条理性。老师授课时生动形象,语言幽默风趣,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无限兴趣,能让我们在快乐中接受知识。
——李波(2017级应用化学)
来源:教务处 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