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部署,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教师们担负起责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利用MOOC/SPOC等资源,以直播、录播等形式,辅以微信群、QQ群等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教学互动,积累了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
本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分享16期。课程由学院推荐,每学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二级学院督导和领导听课推荐2门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并在学院内进行汇报分享,学院优中选优推荐1门课程进行全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同进步。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九)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开课年级:2019级
面向专业:汉语言文学
二、在线方式
本课程采取课程线上课程资源与课程QQ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线上课程选用爱课程平台苏州大学朱栋霖教授等主讲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该课程内容水平较高,课程资源易于获取,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选用的教材配套、与教材思路、内容契合度高;有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源,比较适合学生学习。配合使用QQ群上传课程教材、参考书目、课件、相关研究文献等教学资源,提供各种网络资源链接。课上教师在QQ群中发布语音布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程知识要点,并进行提问,随机抽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检验其学习效果,适时组织课堂讨论,深化学生对重点内容和相关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分析、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文学院 卢志娟老师在线授课
三、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文学(二)》是研究1927年革命文学到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第三个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文学发展演变历史及创作成就的课程。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规律,熟悉中国现代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的历史过程及特点;广泛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逐渐培养形成对文本的艺术感悟能力与理论分析能力;具备初步的文学史研究能力,学会搜集史料,分析文本,写作科研论文;形成对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与理性分析能力,并为将来成长为高素质优秀教师打下基础。
1.开课前准备细致周密,确保线上教学顺利进行。
开课前,利用QQ群(上学期已建立)将教材的电子版、本学期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必读篇目、参考书目等发送给学生,通知学生学习平台及网址,了解学生上网条件,确定具体学习方式,确保全体学生均能如期正常学习。
2.穿插提问,抽查课堂笔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课上教师在QQ群中发布语音布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将较长的教学视频分解为几个小节,“化整为零”,要求学生一小节内容学习完毕后转回QQ群内,教师针对本小节进行提问。点答、抢答相结合,得分计入平时成绩。以点答随机抽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以抢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每节课抽查上节课或本节课的课堂笔记,监测学生对课程内容、重点、难点是否有较准确的把握。课堂提问和笔记抽查实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学习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提示。

3.选择契机,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教学中,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及学生认识、理解不足的问题布置课堂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中互相启发,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其思辨能力。

4.课后作业,课外私信交流,延续深化学生学习进程。
根据课程内容布置预习思考题,下次上课时会在相应环节提问,促进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酌情布置书面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构成部分,计入总分。学生在学习中有任何疑问都可通过网络随时与教师交流,获得指导和帮助,使课堂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延续和深化。
总之,基于本课程有较好的网络课程资源,任课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承担了类似于“助教”的角色,完成了线上资源共享课无法实现的课堂组织和监督工作,保证了教学质量。
四、教学效果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线上教学虽与线下教学相比存在一些缺点,如不及线下教学直观;受网络限制,反应较慢;缺乏现场感和集体上课的氛围等,但线上教学也拥有传统的线下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如资源丰富;互动效果更好;更便捷,利于课后复习。
经过探索与磨合,师生克服了线上教学的不便,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待疫情结束恢复线下课堂教学后,教师将根据实际情况将线上教学的思维引入线下教学,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最佳契合点,努力早日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成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学生评价
线上学习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可以在网上获取更多的资料,不止是仅限于课堂。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学习,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要学会自主学习,有自己的学习模式。
——王怡心(2019级汉语言文学)
线上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便利的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的学习信息;而且能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多的与老师、同学交流,从而更深入的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文字,是感性的学,不是机械的学。
——刘恒君(2019级汉语言文学)
通过倾听不同老师的讲授,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线上学习还有一个好处是不明白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而且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自主安排学习,更好的利用碎片时间。我们会和老师好好配合,完成学习的。
——张瑜(2019级汉语言文学)
来源:教务处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