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道的真正含义,就是摒弃了功利心,满怀热爱之情,以匡世济民的情怀,去浸润一个个心灵,培育千万颗种子。——张锐

张锐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组织委员兼宣传委员、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学院团总支书记兼学工办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辅导员、班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主动研究大学生管理教育规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各项工作安排,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技能;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作为一名辅导员,她坚持以德润心,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创建思政教育新项目——“一二三四五”心育模式:一是夯实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主阵地;二是形成家长与学院两位一体的教育合力,打造线上与线下心理健康工作站;三是对于学困生、贫困生、受处分的学生、网络成瘾的学生、过于内向的学生、情感受挫的学生、网贷的学生等定期筛查,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三级档案,开展精准帮扶。四是紧抓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学业问题、求职择业问题和情感问题四项工作重点,有针对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五是采取五种教育措施,即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对一谈心谈话、团体心理辅导五种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把德育和心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了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让德育根植于校园生活,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用“爱”关心学生,用“细”观察学生,用“严”要求学生。她从不吝啬跟学生谈心的时间,不管平日工作多忙都坚持与学生每日一谈,像个大姐姐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帮助他们化解困惑找准方向。对于个别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她注意深入宿舍,早发现,早介入,及时了解并跟踪这些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心理困惑,做到以情润心,以情动人。她始终认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被认可,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接纳老师、信任老师。她所带的班级学风端正优良,班风团结向上,形成了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曾获得多项奖励。

作为党支部书记,她始终坚持“思想引领、示范带动、党团共建”的建设目标,党支部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她在党支部创新地提出了“每月一主题”学习教育模式,即每月制定一个学习主题,按照“1+1+1+1”模式,推动党支部与团支部的学习交流。针对一个学习主题,第一个星期党支部自学相关内容;第二个星期党支部开展内部交流讨论活动,并成立讲师团,完成宣讲课件的制作;第三个星期进入团支部进行分享交流,党员结合时事热点围绕主题内容进行宣讲;第四个星期要求党员深入团小组,针对学习主题进一步深入学习研讨,同时了解团小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并依据本月学习收获撰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党团共建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体验中探索感悟,在分享交流中启迪智慧,提升自我。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我们都要向张锐老师学习,以“心”炼技,砥砺前行,全心全意为大学生做好服务,努力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潜心钻研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坚定不移的立德树人,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