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师要闻

【关注“十三五”】二级学院院长谈“十三五”(5)

来源: 时间:2017-01-03 15:47:31 点击:

统筹规划、科学定位   凸显特色、注重实效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马占飞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总结“十二五”成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和发挥应用型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主动适应新专业和办学新模式的发展需要,专业建设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尤其是经过五年多的校企合作建设,已经形成了以“联合培养、发挥专长、项目贯穿、理实一体”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十三五”建设时期,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凸显特色、注重实效”的总体发展思路,将我院打造成多学科协调发展、实践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品牌特色的技术应用型理工科学院。

1、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定位明确

我院按照建设“特色立院、创新强院、和谐兴院”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科研和对外合作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创新实践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合理规划和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应用型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稳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科学合理地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支撑平台,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突破口,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

2、学科专业分层次,人才培养多元化

按照“十三五”的总体发展规划,我院确定了“42331”专业建设思路,即稳定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建设2个平台:一是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平台,二是ISEC项目国际合作共建专业平台;完善3种人才培养模式:“2+2”模式、“2.5+0.5+1”模式和“3+1”模式;构建3层专业体系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应用层、物联网工程专业定位在网络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在感知层;筹划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点。

目前,我院已与三家大型企业(安博教育集团、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软件园)和一所国外高等院校(美国费耶特维尔州立大学)开展了专业共建的合作办学;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已达成意向,等待协议的正式签署。通过不懈努力,将形成一批以产学研用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目标的特色专业,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3、课程体系重实效,应用型特色更鲜明

我院根据各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完善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上,突出以“项目驱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过程评价”为抓手,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精心设计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加大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增设了不同类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训项目,特别是在学分比例的设置上向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大幅度倾斜,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综合素养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同时,我院还通过多种方式继续加大“双师双能”型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彰显应用型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