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科内涵建设 铸就学校特色品牌
科技处(研究生处)处长 董贵成
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龙头,是一所大学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国家正在谋划“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我校出台了“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对我校未来5年学科建设做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我校学科建设发展步伐?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学科建设的真正内涵、本质及实现策略,需要更有说服力的学科“体检”。
一、学科建设的内涵
(一)学科的涵义
什么叫学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 学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是科学发展形成的特定范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进行发展和调整。它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一是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 二是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
(二)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
1.汇聚学术队伍
学术队伍建设实质就是人才队伍建设,它是学科内涵建设的根本,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学科建设, 能够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 有助于改善学术梯队的结构, 形成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团队,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使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研究方向是学术队伍利用学科研究基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桥梁,选择和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就是凝练学科方向的关键。学科建设就是要结合自身的学科现状(包括研究水平、学术影响、梯队结构等因素),寻找本学科有前瞻性、特色性的研究方向,同时结合区域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最终凝练出能在学术界产生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学科建设就是要选择一些有特色、与地方或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学科, 重点投入、重点建设, 促进学科发展, 提升学科水平。同时,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只要通过学科建设, 不断努力, 才能逐步形成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和一流学科。
3.构筑学科平台
这里所指的学科平台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指硬件平台,包括完备先进的教学、研究设施、优雅的研究工作环境、配套的后勤管理和校园环境;
二是指软件平台,包括科学的发展思路、先进的领导观念、完善的管理体制、灵活的激励机制、浓厚的学术氛围、活跃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科研环境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并推动学位点的建设。
二、学科建设的实现策略
(一)盘点家底, 找出差距, 准确定位, 科学规划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等学校的命脉, 是高校之根本。做好学科建设工作,要知彼知己。要了解省内外、国内外, 同类或不同类, 同层次或不同层次院校同类学科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 找准自己的位置, 找出自己的差距, 才能够做出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 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学科建设中的盲动。鉴于这种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我校出台了三个配套方案,《包头师范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包师院办发[2016]48号),《包头师范学院支持地方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包师院办发[2016]49号)和《关于做好包头师范学院“青年科技英才”申报工作的通知》(包师院办发[2016]50号)。
(二)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遵循三个规律,发挥四大职能,处理好五种关系。三个规律就是人的发展规律、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四大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五种关系就是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间的关系。而推动内涵式发展,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是高等教育遵循上述三个规律的基点、发挥四大职能的依托、处理好五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学科建设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人才;就要从国情、校情出发,面向科学和技术革命性变革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一条富有自身特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就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特色, 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深刻领悟学科建设的内涵, 了解自身学科建设的现状,科学高效合理配置资源,才能真正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