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师要闻

【关注“十三五”】二级学院院长谈“十三五”(7)

来源: 时间:2017-01-06 10:13:04 点击:

凝心聚力 扎实推进资环学院学科建设工作

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宁小莉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工作,高校是通过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来凸显实力的。科学规划学院学科建设,对于提升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期间,资环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开拓学科建设新思路,探索学科建设新举措,将学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一、凝练方向

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学一级学科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经积淀扎实的学科基础。学院在分析学科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等问题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明确了三个方向:

(1)人居环境优化与评价:以3S技术为核心技术,结合数学模拟、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开展内蒙古人居环境的监测、评估、优化策略的多学科合作研究,旨在为内蒙古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以包头市为例,从土壤、湿地、水和地面灰尘等多种角度,系统地开展矿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研究,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典型案例,并为矿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3)区域发展与规划:以“呼包鄂银榆”为研究区,抓住地区特色,采用3S技术手段,从地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呼包鄂银榆”的区域发展与规划问题,以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今后的五年,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进去,使这些方向尽快形成特色和优势。

二、队伍建设

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选拔和培养好学术带头人,着力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化学术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具有真才实学,能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高层次人才,使人才结构有明显的改善。形成一支学术思想活跃、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勇于攻关和创新的师资队伍。

三、科学研究

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的特点,通过抓纵向课题的申报,特别是国家级的课题申报,瞄准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提升学科水平;通过抓横向的课题申报,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积极申报学位点,以促进高水平学术队伍建设和学科方向的凝练,促进高层次科研项目的获得,为学院发展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提升学院综合实力。

四、开放交流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积极尝试跨学科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与其它学科交叉与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间的开放性。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

要继续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科学研究和项目申报的针对性,缩短与相关领域高水平研究的差距。

五、服务社会

地方高校要谋求发展,必须要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积极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赢得广泛尊重和支持,地方高校才具有生机和活力。

学院过去的几年,根据自身的学科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自治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领域承担了包头市国土资源局、包头市发改委、包头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局、水利部牧区水利研究所等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今后这些还应是我们服务地方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