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师要闻

【关注“十三五”】部门负责人谈“十三五”(7)

来源: 时间:2017-01-06 10:19:26 点击: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十三五”规划信息化建设内容解读

信息中心主任 姚秀山


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关于基础条件的一项主要指标:”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图书文献服务体系、计算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和“智慧校园”;关于试试办学条件优化工程的发展措施也包括“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同时,我校《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重新整合学校目前的教学、管理、科研和社区生活等各项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必要的流程再造,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的社区生活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期提高学校各项事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师生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其实,宏观的规划都是基于具体的需求和发展前瞻,最终也将体现在具体的如下主要任务中:

一、 智慧校园网络环境和数据中心改造

本项目是要营造承载全校各项各项事业信息化应用的硬件基础网络虚拟空间,实现“处处能学”。内容包括教学办公区无线校园网建设、校园网核心架构改造和中心机房物理环境改造。

二、 智慧校园基础数据平台和信息展示门户建设

本项目是要营造承载全校各项各项事业信息化应用的软件基础网络虚拟空间,实现“时时可学”。内容包括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统一身份认证、应用运维管理服务、服务标准管理等学校主数据功能大平台,搭建学校各应用业务间交互的公共“高速公路”,形成可供日后分析应用的大数据仓库。考虑到用户信息终端的迅速发展,我们重点建设碎片化的“微应用”和移动APP。

三、 智慧应用业务系统建设

信息化建设除了服务教学,还要服务学校的科研、管理和社区服务。未来3年我们将以“微化”、“碎片化”和“平台化”理念,建设多个学校应用业务系统,实现“人人皆学”。包括:

  • 学生在校及毕业后的“全生命周期”,融合传统的迎新、学工、宿管、离校、校友等各业务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 人事信息资源安全、实现人事工作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规范各级人事工作的程序,提高人事部门工作效率,保存人事工作材料,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工作服务的人事管理系统;

  • 适应过程性评价和学分制改革的教务管理系统;

  • 用于学校日常科研管理工作的科研管理系统;

  • 实现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功能完善、数据安全、信息共享的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用于全校工作流程管理和工作协同的办公自动化协同平台;

  • 为全面、准确掌握我校固定资产占有、使用情况,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实现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本管理目标而建设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各种校园智慧应用支撑系统包括:

  • 学校档案管理系统

  • 软件正版化

  • 云桌面

  • 一卡通系统升级改造

  • 智能化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 自助打印服务系统

  •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落实等保制度建设和技术整改配套

四、 “十三五”中后期信息化建设构想

“十三五”中后期,在完成上述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首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上期的各项智慧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和支撑来源数据的对接工作。其次,经过智慧校园建设,学校各层面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已有大幅度提高,具备了启动学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条件。因此,本期智慧校园建设将推动学校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全校各部门进行业务大梳理,并在梳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管理资源的配置,适时启动“碎片化”业务流程应用。同时,在技术层面,部署大数据分析系统,启动学校决策分析方面各系统的建设;在服务层面,融合各系统和综合数据平台,给全校师生和部门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门户;在运行机制层面,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服务机制、服务团队和团队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