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大学生“永远跟党走 奋斗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落下帷幕。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织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文学院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班降雨芯同学荣获三等奖。
获奖作品:
《中国青年》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降雨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青年》。
总书记原声:“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这句录音来自2014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总书记用人生第一粒扣子比喻青年时光的重要性。伴随着总书记这句名言,我也在同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在那一天我胸前的红领巾换成了熠熠闪光的团徽,我唱着团歌,迎来了全新的团员身份。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的积极分子,从儿时的红领巾,再到青年时期的团徽,最后到未来的党徽,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守护着它的周全,不为别的,因为它们的背后,是国家。
在我心里,国家是一个很宏大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可以通过那些细小的可以触碰的个体去感知他们。它可能是一篇新闻,可能是一次遇见,也可能是我们抬头的一抹绿色。在去年的两会当中,内蒙古林海守护人周义哲代表内蒙古走上了代表通道,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伐木工到护林人的故事。他说:“过去我们在这片林子里,用锯子和斧子在砍树,而现在,我们在这片林子里用铁锹和铁镐在种树,什么季节干什么活,建设绿水青山,我们有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劲儿。”在两会的发言中,57岁的周义哲面对记者的镜头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小愿望:(播放视频片段)“我现在已经57岁了,大兴安岭的职工平均年龄是45岁,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到我们这里来,有的人问我,我们年轻人过去能做什么?来我们林区能做的可多啦”。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啊,这位年近60的老人在谈及林区的时候,眼里满是骄傲。他已经守卫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40年,他在20岁来到大兴安岭,他希望,你和我,以及更多的青年可以来到林区,让大兴安岭真正实现“后继有人,后继有林”。
其实,已经有一大批青年人已经行走在路上了。我曾经近距离接触过一位95后的抗疫英雄。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就像电影《哪吒》中,那群为敖丙制万龙甲的龙族一样,为了援助武汉,各个医院也拔下了身上那片最硬的龙鳞。屏幕上的这个笑容灿烂的姑娘来自鄂尔多斯伊金霍洛人民医院,她叫韩至姣。2020年2月4号,她来到了武汉方舱医院做抗疫援助,因为长时间闷在厚厚的防护服中,导致了她缺氧呕吐,但是她害怕呕吐物污染珍贵的防护服,换衣服浪费珍贵的时间,于是她一次次的强忍不适,坚持工作。我很荣幸我和这位抗疫英雄来自同一所高中,在学姐回到高中母校分享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一次次为之震撼,在讲座的最后,学姐和她的六位高中科任老师一一拥抱,坐在第一排的我清晰的看到这位大我两岁的英雄眼里泛出的泪花:在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一名学生,但在病患面前,我拿着手术刀,就必须刀下留人。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无论是60后选择在20岁加入护林大队的周义哲,还是来自小城镇医院的23岁英雄护士韩至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青年。
当我7岁加入少先队,老师告诉我胸前的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当我14岁成为共青团员,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青年,在我今天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时,回望来路,不悔往昔,展望未来,接续奋斗。
当我来到北方兵器城,瞻仰吴运铎的塑像时,我明白了青年的把一切献给党的力量,当我成为旗政府下属特色党课的主持人时,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开始一路走来艰辛与不易。当我在干部培训班培训时,我明白我想要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我们是青年,我们脚下的土地,叫中国,她给了我们生命、安全,梦想和期翼,给了我们平等,发展,温暖和自信,因为我们是中国青年,我们就有底气面向全世界问好。
年少轻狂时,我们说要和这个世界死磕到底,世界说,省省吧,小朋友,你还没有和我平等对话的实力,昨天我们拼命的想到得到认可,却总被视而不见,我总是相信,我们中国青年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种人,我们是会粉着胡歌,追着庆余年,唱着毛不易拿着手术刀的一种人,我们叫中国青年,从现在开始,世界会记住我们的名字,记住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