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部门动态

图书馆学专业在见习活动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来源: 时间:2020-12-31 17:04:49 点击:

 

历史文化学院图书馆学专业见习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12月21日至25日,学院图书馆学系组织开展了19级图书馆学专业的见习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相关单位,感受专业魅力。

本次见习最大的亮点在于见习4天期间,学院邀请了本院20位少数民族同学参与到见习活动中,这也是学院为积极响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做出的探索活动。在整个见习过程中,少数民族同学积极参与,当在包头市博物馆看到“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时,少数民族学生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民族团结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我院也会在之后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号召少数民族同学参与,让同学们真实感受民族团结之美。

 

召开专业见习动员会

21日下午,为进一步加深学院2019级图书馆学学生对见习工作安排的了解,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见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院在博学楼西303教室召开了2019级图书馆学专业冬季见习动员大会,李健老师以及2018级图书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会议。

李健老师首先重点强调了此次考察的学术目的以及考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见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认同感,巩固专业知识,对书本中知识的疑问进行解答。

之后,李健老师对同学们的见习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嘱咐同学们要提前通过官网熟悉所要参观的场所。

最后李健老师强调了疫情期间要戴好口罩、注意乘车安全等问题。老师的会议内容面面俱到,为见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动员大会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见习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意义,提高了大家对本次见习活动的重视程度。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本次见习活动,珍惜本次见习机会,积极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争取收获更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全面提高对专业的认知。

 

赴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博物馆考察见习

12月22日,在亢琦老师、李健老师的带领下,19级图书馆学学生前往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是全区唯一的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该馆有四项基本陈列:“内蒙古古生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分别展示了内蒙古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戈壁的变迁,展示了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党项、蒙古等八个民族的历史和内蒙古人民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斗争史,也展示了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人民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22日下午,19图书班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内蒙古图书馆进行学习参观,期间得到了内蒙古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同学们紧跟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脚步,全方面地参观了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图书现有藏书365万册,数字资源131.27T,藏书具有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兼具民族和地方特色,先后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蒙古分中心”、“内蒙古古籍保护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蒙古语资源建设中心”、“中国国际蒙古文文献收藏研究中心”,还开设有少年儿童图书馆和残疾人图书馆。参观内蒙古图书馆,给19级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们带来了深刻印象,在实践中巩固了专业知识,也对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就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次见习活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同时也在实践中了解了专业发展方向。

 

赴鄂尔多斯图书馆、博物馆考察见习 

        23日,19级图书班及20级历史班蒙古族同学、老师共同参观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博物馆。鄂尔多斯图书馆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鄂尔多斯图书馆新馆,该馆主要功能服务区包括:普通文献信息服务区、电子资源服务区、特色文献资源服务区、影视音乐报告资源服务区、读者休闲娱乐服务区、馆外流通服务区。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体验了自助打印复印证照一体机、自助借还机、移动式智能典藏管理系统、儿童图书馆等服务场馆、健身服务中心、音乐图书馆等。其中,作为鄂尔多斯图书馆特色的音乐图书馆,以动为主,有效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让读者享受到了不一般的体验。同时,鄂尔多斯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实行你阅读我买单服务。努力推进读者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中午自由活动后,学生们自主参观了鄂尔多斯博物馆。博物馆陈列展出的著名的“河套人及其文化”、“乌仁都希岩画”、“朱开沟文化”、“鄂尔多斯青铜器”和匈奴文化等各类文物7000余件(套),全面详尽地记录和展示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鲜卑、党项和蒙古等中国北方民族文化更是给参观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赴包头市博物馆和包头市图书馆考察见习

24日上午,19级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在李健老师的带领下到包头市博物馆参观考察。

大家主要参观了观了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考古成果展、包头历史文物陈列、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等展馆。在博物馆展厅里,同学们通过听取讲解、观看实物、历史资料图片等,详细了解了包头历史发展的历程。在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时代记忆的历史文物、一篇篇详实的文献资料、一段段感人的革命事迹印证下,同学们深刻了解到了这段包头发展的历史,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们在血雨腥风的严峻形势下,为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

此次参观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学的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包头地区历史文化情况的了解、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包头地区的社情民情奠定了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的践活动让同学们享受了一顿包头地区的文化大餐,当看到“建国初期全国少数民族敬献中央人民政府礼品展”时,少数民族同学表示,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24日下午,19级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在亢琦老师的带领下到包头市图书馆参观考察。

包头市图书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富林路与阿尔丁南大街交汇口西南角,是包头市人民政府投资开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包头市图书馆,初创时期馆舍面积百余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截止2017年6月,包头市图书馆藏书达48万册,包括各类中文图书、包头地方文献、蒙文图书报刊、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和少年儿童图书报刊等,未来总藏书规模可达到160万册。包头市图书馆有古籍10000余本:《重订广舆记》、《唐诗类苑》、《新式标点四书白话解说》、《万有文库》、《重订六书通》、《大字圈点精校本三苏全集》、《绘图元史通俗演义》等。通过对包头市图书馆的参观考察,同学们对图书馆学专业的未来前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

 

赴包头医学院图书馆考察见习

25日上午,19级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在李健老师的带领下到包头医学院图书馆参观考察。在馆员的引导带领下,同学们对包医图书馆的历史沿革、最新动态、创新优势等方面都有了初步了解。

包头医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1.85万平米,馆内设办公室、采编部、流通借阅部、阅览部、技术服务部、信息咨询部、文献检索教研室等7个职能部门,阅览室15个,阅览学习区8个,阅览座位总数2222席。包头医学院图书馆订购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23个数据库,涵盖了本校各个学科专业的重要文献和参考资料,学科覆盖面广、资源类型丰富,其中生物医学类学科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约占60%。建立了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网络化数字化设施环境,为读者提供包括电子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课题查新、读者培训、文献传递等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有力支撑了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同学们通过参观考察,对图书馆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待专业的热情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至此,本次图书馆学专业认知参观实习圆满结束。尽管时间短暂,但同学们收获满满。本次实习为同学们提供了接触业界现实和发展前沿的桥梁,对图书馆学专业的未来前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相信同学们能够将本次认知参观实习的收获应用在今后的学习中,砥砺前行,为图书馆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