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教务处主办、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主题为“在线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教学沙龙活动在博东106举行。我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人员、各学院优秀课程负责人与成员代表以及教育科学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芳主持。教育科学学院刘俊英、于海臣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讲人。

刘俊英老师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分别从什么是金课以及如何设计线上线下互动课程进行了经验分享。她指出为达到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的要求,应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网络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参与式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线上+课堂双边教学活动同频共振的形式,打破原有对教学时空的传统认识,逐步拓展教学空间,同时要克服单一化的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禁锢,促进师生有效沟通,实现教学的灵活性。之后,她分别从知识点拆分、编写脚本、录制视频、布置作业题和测试题四个方面分享了在线课程建设经验。

于海臣老师针对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问题做出了详实的阐释。首先,他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何为“慕课”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含义。其次,对慕课类在线开放视频的教学视频制作、练习活动及讨论话题各环节的要点及问题逐一进行了介绍。他强调教学视频不宜过长,且为避免审美疲劳,建议借助技术优化的教学效果,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最后,他围绕在线课程开发的六个一体化流程,即确定课程定位、分解课程内容、确定课程风格、制作课程资源、运行测试课程及优化课程设计谈了自己的认识。
在激烈的讨论环节中,参会教师积极主动发问,由两位主讲人及李芳院长分别对如何推广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线课程建设”视角下的教学沙龙活动的顺利举行使教师们加深了对在线课程基本理论及应用的认知,为其今后课程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指引。 (教育科学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