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相关要求与安排,10月8-9日,我校特别邀请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临沂大学规划处处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中国;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监事宋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胡田庚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预认证进校考查工作。

8日上午,专家组见面会在第二学术报告厅召开,专家组成员、校领导金桩、施纪华、王有亮、双山、格根哈斯出席会议。各学院主要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校内专家组成员、认证办公室成员、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见面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李中国主持。

见面会上,金桩校长介绍了学校师范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情况,指出此次师范专业预认证考查必将为学校师范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为师范专业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在接受正式认证时会更加深入,更加从容,更好发挥对其他师范专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引领其他师范专业进一步查找问题,补齐短板,促进建设。

文学院副院长李国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评报告作补充说明,就专业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及取得的成绩作了汇报。专家组就专业认证有关问题向学校部分职能部门进行了现场循证。

李中国组长代表专家组发言指出: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坚持改进,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思路,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生毕业核心素质能力,评价师范生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强调对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用于持续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任务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强,以评促建,达到卓越标准的要求。
他强调,专家组将遵循认证考察的基本要求,选择适当的考察方式,保持考察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实用性,紧密围绕以毕业要求为核心的“主线”要求和建立面向产出评价改进机制的“底线”要求开展考察工作,对专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剖析,对专业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他代表专家组承诺,专家组各位成员将依照标准遵循规范,按照专业认证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以及新技术要求,与各个部门以及相关的学院进行深度广泛的交流,高质量地完成本次现场的考察工作。
预认证期间,专家组考查了学校师范生培养环境和条件,通过听课看课,调阅试卷及试卷分析、毕业论文、实习材料,查阅校院教学管理文件、教学大纲、支撑材料,访谈职能部门负责人,访谈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教师,访谈在校学生,访谈用人单位等方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考查。

9日下午在反馈会上,专家组成员分别反馈了考查意见和建议,肯定了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特色和成绩亮点,认为学校和文学院高度重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专业认证、自评自建工作富有成效。同时也指出了我校师范专业认证准备工作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希望学校进一步深入领会认证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文学院副院长李国德代表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了表态发言。他表示一定会认真听取理解吸收三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尽最大的努力改进完善工作,并感谢专家组的辛勤工作。

会议最后,金桩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郑重表态:一是要提高认识,虚心接受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求真务实,全力以赴抓好意见整改落实;三是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专业认证工作质量。他指出,这次预认证考查,是一次“实战演习”,不仅有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更为我校师范类专业的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整体工作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指导。

金桩校长表示,学校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聚焦师范本色,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符合基础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卓越教师,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