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部署,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教师们担负起责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利用MOOC/SPOC等资源,以直播、录播等形式,辅以微信群、QQ群等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教学互动,积累了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
本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分享16期。课程由学院推荐,每学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二级学院督导和领导听课推荐2门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并在学院内进行汇报分享,学院优中选优推荐1门课程进行全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同进步。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四)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心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年级:2019级
面向专业:学前教育
二、在线方式
本课程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开展在线教学活动。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学习目标、任务书和学习通知,将录制好的课程视频上传到学习通上,并定期开放课程资源,完成主要的线上课程教学;课后利用学习通班级群、微信等进行答疑,通过发布讨论、布置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能力。此外,部分课程内容还辅之以线上课程资源的方式开展在线教学。线上课程选用爱课程平台上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学》,该课程资源易于获取,课程内容完整、精炼,课程资源和案例丰富,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梳理知识,提升分析儿童心理的能力。
教育科学学院杨利霞老师在线授课
三、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学前(即0-6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课程。在分析大一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基于线上教学和本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这一核心难点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通过加强课前和课后的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引发学生持续性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形成认识和分析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指导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热爱学前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为日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本课程线上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1.课前: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每周课前,教师提前上传电子教材、学习目标和任务书、学习通知、学前儿童心理的相关案例视频等,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和准备,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2.课中:上传、开放学习视频,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教师录制多节质量较高的、课时在半小时左右的课程速课或视频,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定期开放课程视频和资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程线上教学的环节设计:
(1)借助真实的幼儿视频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思考;
(2)结合学前儿童心理的相关案例和实验研究依次讲解重点内容;
(3)分析之前的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4)总结课程重点,深化认知,提升理念;
(5)布置思考题、讨论项目和作业。
3.课后:通过答疑、讨论等,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1)课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学习通班级群、私信、微信等方式提问,针对共性问题,教师录制专门的答疑课程视频,解决学生共性的困惑;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会一对一进行答疑和指导。

(2)课后,教师发布章节讨论项目,学生参与讨论,通过师生、生生互评,加强讨论实效;学生完成思考题、查阅资料等相关作业并上传到学习通中教师发放的作业项目里,教师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其中,课后的讨论和作业是过程性评价的两个评价项目,是实现线上教、学、评一体化的构成方式。




(3)课后,利用学习通平台的统计功能,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任务点完成情况、章节学习次数、成绩管理、作业统计等情况,及时对学习积极性差、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点的学生给予提醒和督促。
教学案例——以《3-6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及培养》为例
四、教学效果
在分析大一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基于线上教学和本门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使线上教学凸显“有趣”、“有用”和“有意义”,通过加强课前和课后的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学院进行的线上教学问卷调查中,本课程居于学院线上教学效果突出的课程行列前列,19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本门课程的线上教学效果突出。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评价
刚开始,我接触这个专业内心是抵触的,因为自身不是很喜欢孩子,但随着慢慢的去了解这个专业,我放下了内心的戒备,去接触、学习、感觉它是我所热爱的,并且认为自己会坚定的走这条路,它让我知道,孩子的顽皮是有原因的,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机会去表达,在这时我们可以用到学前儿童心理学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可能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能改变他们的未来,如果能够帮助到他们我是会很高兴的,而且我认为每个小孩子都是小天使,是给身边人带来快乐的小可爱。
——张莹莹(19级学前教育专业)
刚开始学习这个专业的时候,确实不太喜欢。杨老师很认真很耐心,还记得第一节课是认识学前儿童心理学,让我觉得,我以后的职业是对人一生都会有影响的,可能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杨老师会留一些思考题,让我们站在一个真正的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不想成为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老师,所以,每次做思考题的时间,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无忧无虑,那种感觉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没给过我的。虽然我现在还没从事那份职业,但感觉肩上已经承担着那份责任。
——孙玥(19级学前教育专业)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我对《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我喜欢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在课程里我可以了解到0-6岁学前儿童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特点。激发我对课程的探索心。我是很抵触小孩子的,他们给我的印象很不好,但是随着课堂的深入了解,以及自己每周的课外阅读,发现他们的可爱,笑得无忧无虑,还会和你互动,令我从心底里愿意放下对他们的芥蒂与不耐烦,尝试相处。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会跟随老师的思路,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进步。在老师课堂讲述下,知识点也逐渐清晰明了。我想这就是这门课程对于我而言的魅力所在。
——张浩然(19级学前教育专业)
来源:教务处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