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部署,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校教师们担负起责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利用MOOC/SPOC等资源,以直播、录播等形式,辅以微信群、QQ群等实现了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教学互动,积累了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
本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分享16期。课程由学院推荐,每学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二级学院督导和领导听课推荐2门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并在学院内进行汇报分享,学院优中选优推荐1门课程进行全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共同进步。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二)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城市历史文化与保护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开课年级:2018级本科生
面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二、在线方式
本课程的在线授课方式是利用泛东微课帮进行课程录制,上传至超星学习通供学生学习,课程后半部分的案例赏析采用腾讯会议进行直播授课。线下使用微信群和超星学习通发布通知、课件、参考资料、调查问卷,同时进行辅导答疑和课后师生交流。
资源与环境学院 侯红蕊
三、教学设计
本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学生们在了解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等主要课程之后的专项规划部分。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特色体现的重要之处,所以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意识,从而塑造更好的城市特色。本课程包含的内容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与方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例等,完整包含了历史文化保护的各项内容。
(一)目标达成式的教学内容安排
对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别对应学习目标,每学习一个章节的内容都要完成一个学习目标。这样的安排使得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程内容对应学习目标图
(二)四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定制
目标层次 |
目标内容 |
知识层次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及方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能力层次 |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历史文化解读和手绘的能力。 |
思维层次 |
融入以保护思想为基本原则的规划设计思维。 |
思政层次 |
热爱祖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
教学目标层次图
(三)依据教法和学法的教学实施
教法:本人目前将个人承担的所有课程进行了分类,其中理论为主的课程:首要教学原理+思维框架图总结; 实践为主的课程类:BOPPPS教学模式。本门课程是理论为主类的课程,在首要教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了闭环式的教学设计。
闭环式教学设计图
提出发现问题: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在微信群里发布信息,学生提前进行查阅、带着问题进课堂。
聚焦课程核心:采用泛东微课帮进行课程录制,发布在学习通平台。后期的案例赏析采用腾讯会议直播授课。课程中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专业相关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案例及前沿知识搜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最新的专业相关知识。
课堂互动展示
泛东微课帮录制的课程视频
安排教学评价:每周提交线上授课笔记,要求学生按照思维框架形式总结;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前沿知识搜集;城市天际线绘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特色分析;历史文化要素解读作业;历史文化符号手绘。设计的作业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比如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分析作业学生要基于专业软件Photoshop进行版面设计。
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特色分析优秀作业展示
笔记融会贯通、课下完善补充:学生每节课程结束后要参照课件和个人笔记进行复习,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课堂笔记展示
学法:学生要全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上的互动交流和学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有针对性地任务布置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
教学互动关系图
四、教学效果
(一)进行学生问卷评价,反馈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反思。

(二)通过问卷及课下沟通,学生评价课程有如下特点。
1、录制的课程可以反复观看

2、线上课程,线下监督有机结合
3、笔记及时上传,问题随时解答,互动好

4、案例丰富

(三)教学反思
1、教师方面
学生要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更大程度参与到课堂中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专业性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大的问题出课堂。有效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培养学生不断思考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2、学生方面

来源:教务处 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