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师范学院党委聚焦教学、科研方面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推进学校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1.针对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持续推进力度不够问题。
认证理念下的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制定完毕,课程大纲将于下学期全部制定完毕。10月8日下午校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有亮主持召开了由各二级学院领导参加的师范专业认证推进会,会上布置了现阶段急需要做的状态数据填报工作,确定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首批认证专业。为进一步了解师范专业认证准备情况,10月16日,王院长带领教务处人员深入到教育科学学院进行了调研,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目前的准备。下一步,采取措施是保证首批认证专业状态数据填报符合一级认证要求,帮助认证专业撰写自评报告并梳理仍然存在的问题,帮助认证专业解决问题。自评报告修改完成后,请认证专家进校对首批认证专业进行预认证。
2.针对落实课程思政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的问题。
学校教务处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加大全校教师学习课程思政相关文件培训的措施,派出6名教师参加全国课程思政工作会议,邀请全国课程思政方面专家于11月11日来我校对全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教学设计工作坊。草拟了《包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增加了课程思政专题教学改革项目,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上措施将有效的解决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积极性不高问题。下一步,采取措施是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单独建设一批校级优秀课程。
3.针对课程过程性评价改革的深度推进的持续性不够问题。
学校教务处于本学期初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规定过程性评价的双合格线为60分,并要求在制定2019版教学大纲时,每门课程要针对课程目标合理设计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要对课程目标有支撑,有效的解决了过程性评价流于形式的问题。同时,本学期使用的新综合教务系统将解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双合格录入问题。下一步,为了保障问题整改成果,采取措施是修订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意见,并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提升评价质量与内涵。
4.针对教育实习基地建设问题。
学校教务处采取了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的措施。校内,已经初步搭建起校内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建成了包括20间微格教室、13间普通话测试室、10间微课室、8间信息化录播教室、1间评课室、1间同屏互动教室、4所基地校在内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平台,该平台可承担全校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外,与自治区多家中小学、幼儿园共建58个教育实习基地。截止目前,我校共有教育实习基地(点)229个,满足国家师范专业认证相关要求。制定了包头师范学院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制定了具体训练与考核方案,并进行初步考核。下一步,为了保障问题整改成果,采取措施是规范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双重管理,完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实习基地的管理责任,确保实习质量。
5. 针对部分一线教师反映科研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滞后问题。学校科技处采取了直接建立科研信息共享群的措施,有效的解决了一线教师不能及时了解科研信息的问题。下一步,为了保障问题整改成果,将由专人负责科研信息的收集、发布和管理。
6.针对新建点位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对研究生管理系统使用不熟练问题。学校研究生处采取了邀请系统厂家工程师,利用学校的专用机房,现场培训的措施解决问题,有效的解决了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下一步,为了保障问题整改成果,每年定期对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