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上午,樊祖荫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在办公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我校刘兴旺院长、人事处张彩霞处长、科技处董贵成处长、教务处王静处长、音乐学院李红梅书记、赵玉强副院长参加了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人事处处长张彩霞主持。
聘任仪式上,张彩霞处长介绍了樊祖荫教授的履历,并宣读了学校的聘任决定。刘院长在致辞中,对樊祖荫先生的加盟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学院兼职教授是授予校外著名专家学者的荣誉性学术称号,参与指导我校学科建设、兼任一定的教学、科研或指导研究生的工作。聘请兼职教授,是落实学校“人才兴校”战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速我校的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扩大社会影响,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刘院长还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水平等相关情况,希望樊祖荫教授能为音乐学院的专业学位学科建设、促进学校与中国音乐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申报出策出力,樊祖荫教授也表示,将不负期望,尽自己所能,为我校艺术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随后,刘兴旺院长代表学校向樊祖荫教授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并合影留念。( 音乐学院 )
人物简介:
樊祖荫 1940年1月出生,浙江余姚人。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顾问。历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及《中国音乐》主编等职。教学上主要承担和声学、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并招收这两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发表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200余首(部)和有关作曲技术理论、民间多声部音乐与音乐教育等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传统大小调与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音乐与人——中国现当代音乐研究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论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歌曲写作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中国民间歌曲——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纵录》(上下册,与人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儿童钢琴曲集《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获文化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9年获文化部首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2004年获文化部志书集成工作个人突出贡献奖,2006年《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获文化部第二届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歌曲写作教程》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奖,并于2012年评为“十二五”规划国家级教材。1984年之后,曾应邀赴俄罗斯、格鲁吉亚、乌孜别克、韩国、日本、丹麦等国进行访问与学术交流,并多次前往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大学出席学术研讨会和进行讲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