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总结“十三五”以来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激发信心,现就各二级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主要成就进行宣传展示,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各二级学院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中,紧紧围绕建设区域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再立新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集聚资源,迎难而上,着力促使学科建设与科研能力取得新进展
——体育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主要成就
体育学院现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以下简称“社会体育”)两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常年招生100人,在籍学生396人;2015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运动发展需求,设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教学与训练方向,常年招生40人,在籍学生157人。社会体育专业常年招生50人,在籍学生181人。
目前,体育学院在籍学生734人,常年招生规模200人。通过几年努力,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一流专业”。
2016年—2021年,体育学院紧密围绕学校科研工作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提升学院科研整体水平,在学院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教学、科研课题立项明显提高。2016年-2021年期间,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其中自治区哲社课题2项;市级校级科研项目20项;公开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1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EI,CPCI等25篇;主编、参编著作33部。在有相对优势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等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上,发挥优势,使更多的学科(或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区内先进水平。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要形成高水平的研究群体,多出面向基础教育、民族地域特点的研究成果。突出我院的地域优势,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民健身体育理论、学校体育等进行积极探索。
2020年修订了《体育学院科研奖励办法》,2021年制订了《体育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方案》,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团队,经过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确定了五个科研团队,明确了科研团队的负责人,按照建设方案实施。计划通过一个周期(三年)的建设,力争形成5-6个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团队,其中要有2-3个在区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团队,形成一批学术研究骨干,并从中产生3-5位学术方向带头人,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院科研特色与方向的科研成果。